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资讯 > 文章

鸿蒙能不能走通操作系统的第三条路

时间:2021-06-04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原标题:鸿蒙能不能走通操作系统的第三条路

  文《财经》记者 柳书琪  

  鸿蒙是华为为数不多的先发布后面世的战略级产品,自去年华为对外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后,外界最为关注的,是鸿蒙上手机。

  6月2日晚,华为发布了HarmonyOS 2,首批支持升级的手机为华为手机。这些手机型号包括Mate 40系列、P40系列、Mate 30系列、Mate X2和MatePad Pro。按照华为的规划,此后每季度都将有更老的机型支持升级HarmonyOS 2,到明年上半年,早在五年前发布的Mate 9以及Mate 10、P10、P20等系列也将陆续升级。

  这意味着,华为主流手机机型将陆续支持升级到鸿蒙操作系统。

  当天晚上,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呼吁华为老用户体验鸿蒙操作系统,“大家把老的设备保存好,升级完以后再用,又是全新的体验。”

  自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以来,华为接连遭受三轮制裁,软硬件腹背受敌,断芯、断操作系统卡住了华为的大动脉。受此影响,2020年,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同比微增3.3%至4829亿元,不复2018年和2019年30%-50%以上的增速。

  鸿蒙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按照余承东的说法,2016年,这一定位面向“5G+物联网”时代的下一代操作系统就已立项,华为创始人任正非2019年下半年曾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提及,鸿蒙操作系统本不打算提前面世,正常应在数年之后。2019年的被制裁危机后,华为提前将鸿蒙推向台前。

  两年间,外界争议不断,回归本质,鸿蒙是一套适用于大大小小各类硬件的操作系统,如同一门通用的语言,让大至大屏、汽车,小至手环、灯具,都能够彼此打通、互相交流。

  很难找到与鸿蒙对标的物联网操作系统,谷歌的Fuchsia(紫红)刚刚起步,在国内知名度远逊于鸿蒙。如果以手机操作系统类比,鸿蒙既像苹果又像安卓,既自用又开源。这一定位介于二者之间,且没有成功案例可循,华为能不能走通这条路,是接下来的关键问题。

  鸿蒙是既自用又开源的第三条路。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条路的使命复杂,需要争取机会,既要拉长手机业务的生命线,又要抓住物联网时代的风口,吸引更多厂商加入生态,最终成为华为在国产基础软件布局中的一块基座、一块底牌。对鸿蒙而言,这不轻松。

  能不能为华为手机争取更多抢救机会?

  鸿蒙宣布开放升级后,花粉俱乐部的升级尝鲜板块活跃了起来。抢在第一时间升级到鸿蒙的华为手机用户活跃起来了,交换着升级感受,互相答疑解惑。

  有人评价,总算感受到了鸿蒙区别于安卓的特色。也有人说,搭载鸿蒙的设备太少,还没感受到发布会上提到的万物互联的爽快。截至6月3日下午5时,板块内的帖子数量已超过10万条,前一天,这个数字是5000。

  此前华为公布的消息是,大概在今年年底在华为手机上搭载鸿蒙,这个时间节点比预测中要早几个月。

  有一种解释是,鉴于今年内外环境的变化,华为手机需要鸿蒙,鸿蒙也需要更快进入主流赛道。毕竟,手机目前仍然是厂商进入物联网赛道的核心抓手,且华为手机空出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被竞争对手抢占。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的出货量仅剩1500万台,份额从去年二季度的20%一路下滑至4%,已掉至第六名。

(图/Counterpoint)(图/Counterpoint)

  新增手机用户在减少,存量用户也随时可能倒向其他品牌。6月2日发布会接近尾声时,华为宣布针对旧机型进行一系列服务焕新活动,包括整机保养、电池换新等。华为内部甚至在研究,能否将两三年前的机型进行内存升级,以适应现在的使用需求。

  这一系列举措,均意在尽可能挽留现有用户。

  如果不以更新鸿蒙系统为卖点,增加旧机型的吸引力,华为手机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弱。反之,如果用户对鸿蒙的反馈不错,换机时间向后推迟,华为还能争取一定的腾挪期。一旦破解芯片断供问题,手机的恢复和重生也更有空间。

  对于鸿蒙来说,虽然这是一个定位于物联网的操作系统,但越早笼络住华为存量手机用户,自然迭代能力越强,胜算越大。

  手机仍然是所有智能硬件的中枢核心。在所有物联网生态布局中,手机优先级高于智能音箱、手表、车机等其他设备。华为在2020年确定了鸿蒙“1+8+N”终端战略,此处的1,即手机,手机是一切流量与数据的入口。其次是PC、平板、智慧屏、车机、耳机、音箱、手表、眼镜这8种设备入口,最外围才是空调、冰箱等合作厂商的各类智能设备。

  如果鸿蒙手机无法起量,之后的“8+N”生态将更加艰难。

  杨海松是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他在4月底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内部今年为鸿蒙设下的生死线,是16%的市场占有率。

  他说,16%是历史经验测算出的生死线。此时回溯,历史上多个惊艳一时的操作系统倒在这条看不见的线前,Windows phone、黑莓、三星,最后都失败了。

  16%的分水岭,要求的是今年搭载鸿蒙系统的设备数量必须超过三亿台,其中华为自有设备两亿台,合作伙伴设备一亿台。“我们要用一年时间,走完别的操作系统用了五年甚至七年走的路。”杨海松说。

  手机是鸿蒙越过生死线的核心。国泰君安在研报中估算,目前华为全球智能手机存量约为6.6亿台,市占率15%,而国内约为4.57亿台,市占率33%。考虑到可穿戴设备存量和老旧机型无法升级的情况后,结论是华为在国内实现16%目标的可能性较大,但在全球仍有一定压力。

  紧接着还有一个核心问题:下场了,就要接受市场的验证和打分。鸿蒙的手机操作系统能不能在安全性、稳定性、易操作性上保证消费者的使用感受,用脚投票。

  美的是华为鸿蒙操作系统的合作伙伴,该公司的一位技术专家近期在接受《财经》记者在内的采访时说,对于鸿蒙的安全性,美的最早就从底层技术层面进行过考察。比如,鸿蒙含有一项可信授权技术,也就是所有智能设备可以通过分布式技术,构建一体的安全网络。简单说,就是这套底层技术系统,可以避免一个接入终端不安全了,殃及其他设备。

  但也有行业技术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一个新操作系统排除安全隐患理论上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做到尽善尽美。需要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验证,不断升级。

  他认为,一个可以连接多终端的操作系统,判断其是否安全可靠,有其两面性。一方面,多个设备联合搜集数据,比如人脸、声音、行为习惯等,比一个手机靠谱。可以综合判断是否是真实用户,更具备可靠性;但另一方面,设备入口更多了,从任何一个设备侵入进去都有可能。

  除了安全性,安卓和苹果的经验告诉我们,系统的使用便利度、稳定性等,也都是左右用户是选择留下还是离开的多种因素。

  有必要引入其他手机公司吗?

  华为给鸿蒙设定的“1+8+N”战略中,至少在短期内,并没有涉及其他手机厂商。也就是说,鸿蒙至少在短期内只需搭载在华为手机之上即可。

  但有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内部其实更多声音是欢迎其他手机厂商搭载鸿蒙。

  行业此前有一个说法称,其他手机厂商用不用鸿蒙,要害在于芯片。鸿蒙只支持麒麟芯片,高通和联发科不支持适配,其他手机厂商缺乏搭载鸿蒙的先决条件。

  针对这个说法,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赵小刚对《财经》记者解释,操作系统的确与芯片紧密交互,需要使用芯片的指令集、管理芯片硬件资源。但终端搭载操作系统不需要高通和联发科提供驱动,因为CPU厂商是Arm内核,与麒麟芯片相同,而鸿蒙早已完成适配。

  也就是说,用哪家的芯片,并不是其他手机厂商能不能用鸿蒙的拦路虎。真正的核心问题是,谁有动力来用鸿蒙?

  这个事情其实非常难。中国和全球手机市场已经多年保持多巨头垄断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状态。根据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中国前五大手机厂商共同占据了92%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略更均衡,但全球前五的智能手机厂商的出货量占比达到了78%。

  从商业和技术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已经在安卓操作系统上迭代得非常成熟的巨头手机厂商既无动力,也无必要搭载鸿蒙操作系统。因此,外界认为的“若OPPO、vivo、小米任意一家加入鸿蒙,鸿蒙越过生死线难度将大大降低”的观点,显得比较一厢情愿。

  中国手机行业的一位资深分析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其他主流手机厂商不选择鸿蒙是本能也是合理的。谷歌之所以能成功做出安卓操作系统,核心原因是谷歌自己不做手机,和其他手机厂商不是直接竞争关系,而是生态上下游关系。当然,谷歌在多年前也尝试做自有手机,但那个策略失败了。

  华为手机目前虽然在市场份额上被动,但仍不可小觑,随时可能绝地反击。

  华为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中立性问题。去年9月,华为将开源的鸿蒙项目OpenHarmony捐赠给了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下称“基金会”),这是个民政部注册的非营利性独立法人机构。基金会理事长杨涛告诉《财经》记者,开源基金会的各参与单位是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公开透明地进行项目合作,共同促进开源项目的发展。

  但外界存疑的是,搭载鸿蒙是否真能做到不受华为牵制。目前,这取决于厂商的需求程度和信任程度,由此可能的合作形式也不尽相同。

  最直接的方式是使用免费、开源的OpenHarmony(暂无中文译名),全球开发者都可以在代码托管平台Gitee上下载,开发属于自己的商用产品。此外,各家公司也可以选择与华为的HarmonyOS(鸿蒙)合作,这也是人们普遍认知的鸿蒙。简单来说,它是华为基于OpenHarmony开发出的商用版本,而搭载HarmonyOS的其他合作伙伴本质上是与华为联合开发。

  理论上来说,如果基于OpenHarmony并遵从开源协议,其他手机厂商是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目前这一开源版本已更新至2.0,华为公司是主要代码贡献方,此外还有240个公司、机构和个人对代码有所贡献。杨涛介绍,对于OpenHarmony的重大事项,基金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委员会,以投票的方式共同决定,华为的投票权与工作组中的其他公司均等。

  但开源平台的中立性,显然不是主流手机公司是不是会选择鸿蒙的首要因素。

  从华为独立出来的荣耀手机被外界认为是最有可能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主流手机厂商。荣耀CEO赵明在今年5月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海外市场会选择安卓和GMS的解决方案,但在国内会相对开放。今天的选择依然是安卓,但在未来会看哪个系统的生态发展得更好。

  一位接近荣耀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荣耀是有上市计划的,要不要使用鸿蒙还要考虑到投资人的利益。近日,有美国议员提案,认为荣耀与华为藕断丝连,建议将荣耀列入实体清单。虽然结果仍未公布,但这也意味着荣耀并非绝对安全。

  OPPO、vivo和小米三家厂商与安卓系统的合作已非常紧密,从商业运营的各个角度来看,都没有非要使用鸿蒙的必要。除非有超越商业的其他因素。

  尤其是在鸿蒙主打的万物互联互通上,各家厂商也在围绕各自的手机产品布局生态。目前走得最快最远的小米,在应用层面上已实现了多设备间的协同。

  应用层面与操作系统层面目前的用户体验不大,但实现的路径大不相同。杨海松对《财经》记者解释,应用层的数据在云端,需要去云端绕一圈,而操作系统是基于端侧打通的。这就好像从深圳到东莞,操作系统走的是高速公路,应用则绕了一段。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相较于主流厂商,更有可能拥抱鸿蒙的是小众厂商。

  魅族是最先表态的手机厂商,一位魅族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目前正在接入的是Lipro智能家居部分,接入流程相对复杂,进度不便透露,手机和手表上暂无接入鸿蒙的计划。

  对于华为来说,第一阶段能在华为自有品牌手机上完成鸿蒙的用户体验关,已经算是胜利。

  物联网打开局面也有挑战

  手机是鸿蒙的核心,其他物联网设备也是鸿蒙打开局面的关键。手机业务受阻后,华为终端业务将重心转移至生态链上,近期接连发布了多款新品。

  《财经》记者从一位华为经销商处获悉,华为正在以紧俏的手机盘活生态链产品。要想进华为手机的货,要么以1:1的比例搭配智慧屏,要么以一定售价的比例搭配其他生态链产品,要么舍弃一部分手机的利润。手机店店主对于前来购买华为手机的用户,往往会明示或暗示配套购买生态链产品。

  但据《财经》记者了解,华为生态链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并不如华为手机。一位经营多个品牌的手机经销商向《财经》记者透露,他的门店卖得最好的华为生态链产品,是手环和手表,其他的销售情况都比较一般。

  从宏观数据上看,以生态链中销量较好的手表为例,Counterpoint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华为智能手表全球市场份额仅为8%,较前两个季度的14%有所下滑。由此看来,要指望生态链产品真正带动起鸿蒙生态,还为时过早。

  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来自合作伙伴。在鸿蒙今年三亿台设备量的目标中,他们负担起了三分之一。做操作系统需要一群人的狂欢,只是把氛围炒热还需要时间。

  鸿蒙还未登陆手机之前,已有一批公司开始布局。喜马拉雅主App移动端安卓开发负责人陈飞告诉《财经》记者,他们组建了专门的项目小组适配鸿蒙,华为团队也入驻喜马拉雅协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纯开发的时间约两到三周。

  华为公布的数据是,目前已有超过20家硬件厂商、280家应用厂商加入鸿蒙生态。预计到年底,硬件厂商数量会突破40家。而在OpenHarmony方面,截至今年5月底,已有240多个共建企业、共建机构与个人贡献者参与到项目中。

  这还远远不够。安卓有约2000万开发者,苹果iOS有约2400万,鸿蒙只在数百万级。和前二者相比,鸿蒙开放平台只是一个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小娃娃。

  巧合的是,华为发布手机版鸿蒙前一周,谷歌发布了物联网操作系统Fuchsia。这款操作系统,被定位为谷歌在物联网时代的安卓。从竞争关系来看,它和鸿蒙形成了直接竞争关系。

  三星已成为谷歌Fuchsia开源代码的主要贡献者。有未经三星官方证实的外媒消息称,未来三星有可能率先采用Fuchsia系统。这个消息如果属实,Fuchsia有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的三星支持,会是鸿蒙不可小觑的竞争对手。

  竞争不只在鸿蒙与Fuchsia间,多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物联网生态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来至少十年还有漫长的路要走。鸿蒙能否成为物联网时代统治级的操作系统,变数依然很大。

  总体来说,相对于手机,物联网领域,鸿蒙会更轻松一些。从最终目标来看,“1+8+N”,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做好。

  美国接二连三制裁的被动局面下,华为已经深谙基础软件国产化替代的迫切性,杨海松说,华为需要有“根”能力。杨海松说,“就是拥有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的‘根’,否则不会有话语权。还会随时受制于人。”

(杨海松在一次演讲中展示的PPT。图/柳书琪)(杨海松在一次演讲中展示的PPT。图/柳书琪)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上一篇:连云港市公安局原党委委员、副局长茅中余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下一篇:河南省政法委书记甘荣坤被查,知情人士称其直接从办公室被带走

港ICP备16017555号  |   QQ:44359466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  |  电话:13999999999  |